2025年1月9日,陕西农业农村现代化软科学研究基地召开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规划会,基地所有成员参加,校党委书记、校长张守华出席会议,会议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袁梁主持。

袁梁受基地主任委托作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规划汇报,总结了2024年基地在团队建设、项目获批、调查研究以及资政建言等方面取得的成绩。2025年,基地将聚焦农业科技和改革、农产品创新发展、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治理等方面开展工作,持续扩大基地影响力。
会上,各方向团队负责人就负责的项目进行了详细汇报,并提出了2025年的工作计划。乡村产业研究团队负责人李雪萍博士介绍了团队在开展渭南市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进展,阐述了团队目前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并对2025年的工作计划进行了说明。乡村旅游与文化建设团队负责人李永生教授介绍了团队2024年开展的工作,团队成员参与多家景区的复核验收工作,牵头开展文旅资源普查工作,在成果方面,该团队已经发表论文4篇和获批纵向项目4项。撰写了多份社情民意报告并被相关部门采纳以及市领导批示。乡村教育方向负责人王瑞妮副教授汇报了负责的科研项目“地方大学服务区域乡村振兴的教育评价研究”的进展情况。在汇报中,该负责人重点介绍了专家在开题汇报时提出的意见以及团队后续的研究计划。农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研究团队负责人黄东梅副教授介绍了团队的工作进展。该团队主要关注农业的发展现状、智慧技术产业模式和市场效益等,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渭南市的农业发展现状,并提出2025年的工作计划。其他与会人员也就基地的规划、团队的进展、自己的研究等发表了意见。
张守华对基地在2024年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分别对四个研究方向的团队工作进行了详细点评,并提出了精准且富有前瞻性的指导意见。他认为基地拥有一支兼具专业高度、人文温度和视野广度的科研团队。在此基础上,张守华从撰写调研报告、服务农业创新谷、渭南乡村文化研究、智库论坛组织、研究成果报奖等11个方面,对基地后续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为基地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此次汇报会议不仅展示了陕西农业农村现代化软科学研究基地在乡村振兴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进展,也为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相信在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中,陕西农业农村现代化软科学研究基地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发挥智库的重要作用。(通讯员 王留鑫 审核人 袁梁)